不久前,东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同比增长8.2%。这座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制造名城、外贸大市,由此成为我国第24个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的城市,更是全国第15个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
东莞何以能在全球疫情蔓延、支柱产业持续承压等冲击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成功迈上“双万”新起点?坚守科技与制造“底色”、精准施策稳外贸“底盘”、培育新动能抢占发展先机,成为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发展密码。
发力“科技+制造”
在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地组装着一台台全自动锡膏印刷机。“核心技术是我们抵御市场风险的最...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制造业继续向高端扎实迈进,高技术制造业一马当先。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说。
展望2022年,我国将着力打好制造业产业技术基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这三大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基础,努力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生力军。
“硬科技”成主基调
“从2021年数据看,发展具有硬科技、硬产品的制造...
2022年1月1日起,不少地方制定出台的有关数据领域的条例生效施行,如《上海市数据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山东省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等。这是我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数据领域引人关注的“开年大事”。
如今不少地方不仅设置数据资源管理局或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而且加快数据立法进度,增强数据治理能力,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内容方面,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发展应用、数据安全等是地方数据立法关注的重点。
记者梳理发现,一方面,各地数据立法有先后,在数据治理方面呈现不平衡性。具体看,既有综合性立法,如《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涵盖了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
外资,是衡量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世界如何看中国”的重要窗口。
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1493.6亿元,增长14.9%,两年平均增长12.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在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的情况下,全球投资者纷纷涌入中国,把中国市场当作投资避风港。特别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大幅增持人民币资产、加快投资境内股市。中国经济展现的韧性与活力,让所谓的“脱钩”“唱衰”论调不攻自破。世界比以往更理解、更看重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的引力,在于实打实、沉甸甸的投资回报。尽管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政策变动对全球市场预期带来较大扰动,但中国市...
2022年1月1日起,不少地方制定出台的有关数据领域的条例生效施行,如《上海市数据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山东省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等。这是我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数据领域引人关注的“开年大事”。
如今不少地方不仅设置数据资源管理局或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而且加快数据立法进度,增强数据治理能力,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内容方面,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发展应用、数据安全等是地方数据立法关注的重点。
记者梳理发现,一方面,各地数据立法有先后,在数据治理方面呈现不平衡性。具体看,既有综合性立法,如《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涵盖了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
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放慢。
? ?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6%,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6.0%,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新...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中国研发经费增速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这是全球排名第二的研发经费总量,也是领跑全球的研发经费增速。
这样的增速可持续吗?可以!
经济总量的强劲增长,让中国有能力保障研发投入的高速增长。
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底气是持续增长的国民收入。横向比较世界各国的研发投入,其R&D经费总量往往与GDP总量正相关。由于新冠病毒变异株带来的全球疫情反复,加上全球通胀压力剧增、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掣肘,20...
2022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在扩张区间
?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2年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
2022年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
2022年1月份,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1.1%和51.0%,均保持在扩张区间,但低于上月0.2、1.6和1...
据对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1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比上年增长16.0%[1];两年平均增长8.9%[2]。
?
分业态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3]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1.6个百分点。
?
分行业类别看,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1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两年平均增长16.7%;内容创作生产25163亿元,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9.7%;创意设计服务19565亿元,增长16.6%,...
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逐步恢复
?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解读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
?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1],比2019年同比增速加快1.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及前三季度文化企业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0%、10.6%和10.0%,均高于2019年同期同比增速。
?
行业整体恢复情况良好。2021年,9大文化行业营业收入与上年相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43个行业中类中,41个行业营业收入比上...